新闻资讯

九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九建新闻 -> 正文

华西青年创新记:90后工长何华成的“溜槽革新”获国家专利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25年10月22日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公司承建的西昌市潮起东境项目再添创新成果。项目党员先锋队员、主办工长何华成作为第一发明人研发的"一种可移动式便携溜槽",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24 2 2735084.5)。这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公司"党建+科技创新"战略在基层一线的生动实践,展现了新时代华西青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青春力量。

工地上的“智慧闪光”

混凝土输送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传统溜槽的固定式设计常常让施工人员头疼不已。"每次移动都要拆卸重装,费时费力不说,还影响施工效率。"何华成在施工现场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这位年轻的工长带领团队开始了技术攻关。

他们设计的可移动式便携溜槽,创性地采用了可转动连接结构,使支撑底板、倾斜板和挡板之间可以实现灵活折叠。更巧妙的是,装置配备了多组定位槽和吸铁石固定系统,让倾斜角度可以根据施工需要自由调节。"就像给溜槽装上了'关节',想怎么弯就怎么弯,想怎么折就怎么折。"何华成形象地比喻道。


小创新解决大问题

这项发明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工程智慧。装置底部的安装板设计,通过螺栓固定方式,既确保了使用稳定性,又实现了快速拆装;可拆卸防护板的创新设计,让易损件的更换变得轻松简单;C型输送通道的精心设计,则有效防止了物料输送过程中的洒落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这项创新展现出了显著优势。项目施工人员算了一笔账:使用新型溜槽后,设备拆装时间缩短了60%,转运效率提高了50%,存储空间节省了70%。更重要的是,其可调节的特性让混凝土输送更加精准,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

党建+创新:青年党员的担当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何华成始终将创新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途径。在研发过程中,项目党员先锋定期召开技术研讨会,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这种"党建+创新"的模式,正是公司九久红党建创新品牌实践结出丰硕成果。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青年党员在创新中打头阵、当先锋,何华成同志领衔的专利正是这种机制下的典型代表。"

"建筑行业正在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这需要我们年轻一代注入新的活力。"何华成表示,他将继续深耕施工技术创新,让更多"工地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目前,这项专利技术已在西昌市潮起东境项目得到成功应用,从现场施工痛点,到获得国家专利,何华成用他的创新实践证明:新时代的华西青年,不仅有扎实肯干的韧劲,更有勇于创新的锐气。这项看似普通的"溜槽革新",正是一个年轻善建者用智慧和汗水,为公司进步贡献的青春力量。


供稿:西昌潮起东境项目

/图:刘小龙